湖南人大網>理論研究>法治建設>正文

最高人民檢察院:正式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

來源:民網-中國人大新聞網 作者: 編輯:redcloud 2017-06-23 11:15:57
湖南人大微信
公眾號二維碼
—分享—

  人民網北京月6月22日電 (金晨)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今日在北京開幕。最高人民檢察院提請審議《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修正案(草案)》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修正案(草案)》的議案,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曹建明作了說明。

  曹建明表示,根據(jù)《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授權最高人民檢察院在部分地區(qū)開展公益訴訟試點工作的決定》(以下簡稱《授權決定》),最高人民檢察院自2015年7月起,在北京等十三個省、自治區(qū)、直轄市開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試點。兩年來,試點地區(qū)檢察機關在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和資源保護、食品藥品安全、國有資產保護、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,辦理了一批公益訴訟案件,在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方面發(fā)揮了積極作用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授權決定中明確要求,試點期滿后,對實踐證明可行的,應當修改完善有關法律。

  曹建明指出,實踐充分證明,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部署“探索建立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制度”是完全正確的,這一制度設計也是切實可行的,對于全面依法治國特別是推進法治政府建設、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制度具有重大意義。

  第一,有利于更好地保護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。試點地區(qū)檢察機關按照《授權決定》要求,一是突出對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和資源領域的保護。開展土壤污染防治、水資源保護、森林和草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保護等專項監(jiān)督活動;二是突出對民生的保護。在生活垃圾處理、飲用水安全、食品藥品監(jiān)管等民生領域辦理了一批案件;三是突出對國有資產的保護。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65億余元。

  第二,促進了公益保護體系的不斷完善。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,有利于發(fā)揮法律監(jiān)督職能作用,健全對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保護的法律制度。一是彌補行政公益訴訟的主體缺位。二是督促行政機關依法行政、嚴格執(zhí)法。三是調動法律規(guī)定的機關和組織參與公益保護的積極性。

  第三,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的制度設計得到檢驗。人民法院審結的236件訴訟案件中,一審、二審程序所有環(huán)節(jié)都有涉及,判決、調解、撤訴等結案方式多樣。

  第四,試點工作得到各方面肯定。黨中央、國務院《關于推進安全生產領域改革發(fā)展的意見》等均提出積極推動檢察機關提起公益訴訟。

來源:民網-中國人大新聞網

編輯:redcloud